【灵相千幻•讲座回顾】敦煌文化周系列活动讲座之四 源于根本,宛然新生—


2018-11-02 09:00:00   编辑/杜娟

编者按: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其莫高窟有古代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被称为“世界美术博物馆”。敦煌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民族美术文化的结晶体,中国几代艺术家曾以敦煌为精神圣地。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5年来,是‘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和参与”。强调“文化是人心相通、增进互信的桥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力量。我们坚持以丝路精神为纽带,以民心相通为目标”。所以,促进敦煌文化的复兴和产业集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也就成为我们承办--- “灵相千幻---2018中国敦煌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珠海)传承与创新文化周”的使命。

       这次活动,也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双方在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上层楼具体举措。是为更好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活跃学术氛围,强化艺术院校之间资源互补协同创新育人新模式。
10月30日晚,设计与艺术学院按照敦煌文化周系列活动计划,在艺悦楼YD103开展了活动系列讲座之四——《源于根本,宛然新生—敦煌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与教学中的运用》,此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高阳副教授。我院罗文老师主持,宗明明院长,石嶙硖教授及学院部分教职工和两百多名学生参加聆听了此次讲座。

 
       敦煌四百多个石窟里留下了难以数计、精致美妙的图案彩绘,它装饰于石窟建筑、塑像与壁画。 是历经千年敦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阳老师从讲座标题:“源于根本,宛然新生”提出在佛教中对“本生”的诠释—行善积德引申出艺术设计应是对真善美的表现。
       世间万物都有本源,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源。艺术也是一样,中国优秀伟大的艺术源头是从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里寻找。如果抛弃了这个源头,就是无源之水终将枯竭;失去根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法枝繁叶茂,开出鲜艳花朵。“根本”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
任何时代都在创造未来的历史,今天所作的任何事都会成为后代的评价,就如一千多年前的敦煌壁画,今天我们依然对她发出无比的赞叹,为她的艺术形式所倾倒。今天的设计创造是为今后人们美好生活出一份力量,在书写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我们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创新运用和传播是我们的使命,要赋予传承历史文化“新生”。
       高阳老师从分三个部分阐述了“敦煌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与教学中的运用”。第一部分:对敦煌图案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如何源于根本,寻找源头的奥秘,在学习中如何教与学,如何在设计创作中借鉴敦煌图案,第三部分:通过自己的成功设计案例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讲述如何把敦煌图案引入现代设计作品中,让现代人们喜欢并接受传统文化。

 
      高老师对大量的敦煌图案实例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从图案中对点、线、面的构成运用,以及如何巧妙运用色彩穿插、图形排列、对比统一等手法呈现的虚实、层次和强弱等形式,对形式美内涵体现都做了全面的解析。简单的手法运用,丰富的表现效果,充分呈现了古人的智慧。我们要通过对传统图案的学习,掌握规律并灵活运用到现代设计作品中。同时提出,对敦煌图案的学习要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作,在临摹中体会图案的美妙。从图案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并教授了研究的思路和学习研究的方法。


 
      最后,高老师展示了大量自己创作的地毯、珐琅彩礼品、壁画等设计作品并做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特别是为人民大会堂宁夏厅和新闻发布厅设计的精美地毯作品受到了同学们喜爱和热烈的掌声。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同学们都保持着高度专注,对老师的精彩演讲和精美作品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结束后很多同学意犹未尽,与高老师积极交流心得。通过讲座学习对敦煌图案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深的体会到了年轻学子对传统文化学习、传承、传播的使命。(撰稿/罗文 编辑/杜娟 审核/吴军)

嘉宾介绍:

高阳
高阳,女,1974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常沙娜教授进行敦煌艺术研究。现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编著出版《中国传统装饰与现代设计》、《基础图案与现代设计》、《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国传统织物装饰》、中国传统家具装饰》、《中外装饰艺术史》、《心手菩提——静谧心灵的敦煌线描习本》等著作和教材。
主持设计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新闻发布厅、贵州厅地毯。受邀为国家艺术基金“景泰蓝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研究班做专题授课。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录制中国教育电视台《衣之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系列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