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第二期产品设计专业沙龙分享会


2019-12-02 08:55:58   编辑/杜娟

《“设”想》设计沙龙分享会是借鉴百年前包豪斯的研讨性学术交流模式,让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生成员对设计类问题进行广泛的剖析以及讨论。其意义是为了让学生在广泛的学科背景下锻炼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专业技术素质。
德国工业设计思想是严谨的、逻辑性的、理性的、开阔和全面的设计思维模式,通过该分享会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答疑解惑和必要的指导,达到提高学习氛围的目的,从而让德国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实践与重构变为可能与现实。
 
17产品设计1班袁嘉慧
主题:如何做好一件合格的产品?
关于市场调研的感悟:我认为,当你要接手为某一类人群去设计一个产品时,首先你要清晰你要为他们解决哪一类的问题?而你设计出来的这个产品如果能真正在根本上为这类人群解决这个问题时,那么我认为这个产品才能算是合格的。



 
关于动手尝试的感悟:只有动手尝试,你才能了解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为产品挑选材料,动手实践才能发现图纸上的效果图和实际产品的巨大差异,而且动手实践同时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17级产品设计1班谭嘉洛
主题:设计路上的感和想

  1. 当“抠”成为一种习惯
我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不仅在生活中成立,在设计中也可以体现。对自己以及设计每一处的想法和做法都不断深究,每一处都想“抠”到无可挑剔,这已是一种习惯,对我而言一切都那么自然。
  1. 别把自己的设计扔掉
学会坚持与相信自己,别轻易放弃。换鞋凳前期的调研、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却在最后因为别人的质疑,不坚定地放弃了。此外,提高动手能力,让你的动手能力配得上你的理论知识储备也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点。


14级产品设计2班黎灼均
主题:系统学习工业设计的意义
作为特邀嘉宾的黎灼均学长,他在这次重返母校的同时也在分享会中谈到了他对设计专业的理解和学习的感悟。
这是他在大一的海报设计练习,在这练习中他对设计的理解仅仅是如何将元素进行堆叠和调整。对设计知识不够完整的认知与理解,迫使他在大一和大二阶段里用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相关书籍,以及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不断的尝试,但这期间大量试错后所获得的经验积累,也为他后期的迅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学习的中后期,由于大量的试错和经验的积累下,他的设计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先体现在二维的练习上。“CHANGE”主题海报上体现了对字体大小、形态的考量,更从版式的布局和搭配上体现出他已经基本具备了作为一位设计类工作者应有的审美和思考能力。更体现了他自己对设计的追求,每天熟一点,每天改变一点!


 
其次在三维上用基础知识尝试着更好的组合方式去解决造型问题。在实践动手方面提升上,借着毕业设计的机会,让自己泡在了模型室,研究产品材料与结构,最终整个毕业设计团队作品获得了第九届广东省省长杯CMF组三等奖及大赛的绿色设计奖,而且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中,仅仅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从基层的制图员成为该公司的独立产品研发负责人。其间,他不仅仅负责产品概念的设想,而且从调研、设计、研发、落地、售后等一系列工作去跟进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但外观、结构、材料、颜色、打样等一些相关的产品设计工作,还负责海报、展板、展柜、展厅等其他全面的宣传活动策划与设计,甚至还得学习基本的电学原理。从他的工作经历和感想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工业设计不是单一的环节而是一个系统,多部门多学科相互之间都会产生矛盾关系,比如外观与结构,材料与成本都会制约一个商业产品的发展,而这就需要通过工业设计师去协调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的办法,需要工业设计师具备更广更深的周边知识作为支撑。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