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展】北理珠艺院2020届毕业设计作品展


2020-06-27 13:45:00   姜程



毕业寄语
 
    四年的时间转瞬即逝,环境设计的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大学四年最后的作品,展览不仅仅是种成果的展示,更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憧憬的种表达。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只能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展览,虽不能将所有同学的作品一一展示,但对大家的祝福却是不尽相同。
随着毕业时间的来临,同学们又站在了人生新的十字路口,疫情带来了不幸,却也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珍重和爱的传递,相信同学们会用在疫情中成长起来的那份坚忍和笃定去迎接新的人生!不负往昔,脚踏实地,疫情过去,留下的是更完美的自己!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任:姜程
 

部分毕业设计作品展示
 
《康养社区模式下的酒店弹性空间改造设计》
作者:何仲康    指导教师:姜程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公园405年陶渊明挂印回家,终老田园。享受田园风光的美好,享受归隐后
愉悦的心情。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十分悠闲。
“复得返自然”,寻到一处“海阔天空任鸟飞之地”。
“自然”的艺术仍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
将自然的艺术融入到设计之中,给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人带来一种回归自然
的感觉。
 
运用“水、石、竹”自然元素,衍生出写意脱
俗的景色,构筑自然至美的意境。
 
放下以风格先行的观念,
以使用、体验为主,
以自然元素为灵感,
将设计与空间、人和环境融合。





《“原趣”——有机农业主题餐厅及附属空间设计》
作者:刘怡欣    指导教师:姜程
灵感来源:
山,土之聚也山和土地构成生存的基础。
田,人在田间耕耘获的自然的力量,人傍地而聚,依山而居。 树,坐落在山的一头,吸取田的养分,以脉络为支撑,以成 熟的形式呈现。
如果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理解,有机就是“整体”和“活”的概念。 自然之物内在有机秩序的理解,转嫁至空间生成的秩序中。



《模块化模式下乡村社区空间概念设计方案》
作者:梁蔼琪    指导教师:姜程 


《新粤——文学艺术馆概念设计》
作者:陈劭昕   指导教师:张国鹏



《浮木、悬丝——木偶戏文化馆空间设计》
作者:李东升    指导教师:杨亚林
    “闽 南话把房子叫厝。闽南红砖古厝,红砖红瓦,艳丽恢弘,尽显建筑之张扬,而内在则 质朴端庄。壮丽的闽南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福建厦、漳、泉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红砖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系。“红砖白石双 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特色的形象表述。
    因选址位于提线木偶之乡泉州,该地的建筑特色为闽南建筑,以围屋和古厝为基准,那么此次将从红砖古厝上面提取他的特点,以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特色为突破口,在不影响传统建筑的发展和对整个闽南建筑的破坏时,加入包豪斯设计的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情·逸——博爱老年公寓室内空间设计》
作者:柯培鑫    指导教师:张国鹏 
    我国正面临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进程,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并存,仅依靠家庭的照料越来越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数据显示,我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快速的老龄化进程,迫切需要更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珠海很多养老机构尚存着很多问题,大多以满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为主,而没有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
许多养老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适老化设计不足,功能配置不合理,未考虑结合老年人身体条件的衰退变化进行适应性设计。
    设计灵感来源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再加上老年人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老年人是社会重要的群体,也是更需要得到关心的群体。老年公寓,现在很多都成为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地方。通过适老环境的空间布局与细节构筑如家般温暖的照护空间,他们不仅可在此得到专业照料,还能和大家进行交流、锻炼身心,在此释放情感与内心,让他们体验到“家”的养老体验。


《艺·源——多元主题书吧室内空间设计》
作者:李宇强    指导教师:张国鹏
艺由心生,固本源回
    关于艺术的的起源,自古都是人们不断追寻的一个问题。当然,艺术跟人类活动是分不开的。故演化出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论。其实,艺术早在上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但我们已经很难去考究。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我看来,艺术源于本心,那些流传百世的艺术作品亦是如此。好的生活让人们有了幸福感,也有了对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众生平等,万物复归,我们从来不会忘记自己来时的路,保有初心能让我们不至于在尘世中迷失,回归本源,能让我们找回内心最纯净、最本真的一面。
设计愿景与目标
“设计高品质的休闲场所,打造人性化的校园书吧”
通过设计将校园书吧打造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的多元文化创意阅读空间,从而
使其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系统和休闲系统,并提升北理珠的整体校园形象,使校园更加
生活化、更加具有艺术人文气息。
为在校师生及周边人员提供一个阅读办公、休闲娱乐的场所。
提供一系列功能区满足定位人群的需求。
让书吧与周边环境紧密联系,尊重和联系周边的教学和办公环境。
确定人流动线,使在校师生借阅书籍和娱乐放松更便捷。
打造现代工业混搭风特色书吧,彰显艺院文化的独特性。



《茶言吾舍茶馆设计》
作者:何承琪    指导教师:杨碧香
    茶馆形象在国人眼中的印象现状:茶馆自古至今是国人专门用作饮茶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娱乐、买卖交易问询议事之所,也可谓是老少皆宜,男女皆至的好去处。泡上一壶茶,摆开龙门阵,啜茗清淡,好不安逸。
文化商业化,这样既是良药也是毒药,但是由于金钱盈利的加入,“它”越来越走失了文化本身所蕴含的本质。商业者以营利为目的,而对茶文化本身越来越忽略。
    新时代的人们应该在品鉴茶品的基础上,思考茶文化的传承与保留,既要做到保留其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又要在此基础上开创新的设计结合。
为打造高雅茶文化体验与传统文化相互衬托并融为一体且富有特色的茶馆,为增进文化人文交流传承奉献一份力量,增进文化传承的同时,体现城市文化内涵,打造一个与现代风格接轨的茶馆设计,也为当今旅游业营造一个文化名片。
茶馆设计的营造,结合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措施的运用,针对人与文化交流的结合,通过设计有效的改善空间利用问题,达到与传统发展的可持续性。
    基地改造前存在着不透光、封闭和建筑老旧等问题,对场地的了解分析后,希望能够打破传统,同时又保留传统,达到文化与建筑的共生目的。

 
《潮汕文创商店设计》
作者:林泽虹    指导教师:朱林
    通过了解研究潮汕传统特色文化与民俗文化,创新传播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将传统特色文化一步步推进演变从而融入商业零售空间,将其传统特色文化与空间的联系达到最大化,实现将传统文化通过适当的设计融入空间。
    从传统特色美食、传统民俗、传统工匠工艺等文化进行提取文化元素,同时通过合理的简化设计使传统文化流淌在空间中,赋予空间崭新的生命力,丰富传统文化元素在空间中所体现的细节。


《云水间——广州1978电影小镇会所空间设计》
作者:刘科明    指导教师:刘玉华
    1978电影小镇是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园区,而旅游业也是其中之一。会所的建立,使会所与旅游融合发展,可创新旅游经营业态,丰富电影小镇旅游资源,完善园区功能体系,提高旅游服务品质,树立1978小镇品牌形象,带动城区旅游产业发展。
    建筑外观以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贵精不在于繁,精不是空白,而是精简,繁不是拥挤,而是完美,回到纯粹的建筑形态上。


《一瓷一会——潮州市陶瓷公司创意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作者:林佳仪    指导教师:刘玉华



《广州市童馨幼儿园空间设计》
作者:何梓盈   指导教师:汤小舟


《客家围屋民居及民俗体验空间设计》

作者:刘中鹏    指导教师:袁超



《侨窗——台山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
作者:杨珏杰    指导教师:黄尚游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
    春梦无痕,通过彩色玻璃瞧瞧窗外的景色,仔细品一品这一幅善变的自然画面。画面是否美好取决于人们是否尊重并保护好自然。绿水青山喜笑颜开,人们也会受益于自然。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下的复合于共生成就了美好的梦境。
    “侨乡之窗”:为各界寻找乡愁的人士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品得到文化,望得到美景,感觉得到当地自然田园生态景观进一步优化升级。


《“山水世界”——契爷石水库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尹广富    指导教师:汤小舟
本案的立意来自“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山带来的是智慧,水带来的是灵性
山水能让人的身心倍感舒畅愉悦,而人对山水最直观的感官是眼睛
古人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透过眼能望世界
所以我希望营造出“山水于一处,便是世界”的景观体验
能够让使用者“乐于山水之间”,传承自然文明
 
设计形式语言上
以模拟自然山环水绕的造型为基础
主要几何形态为水细胞、水泡的形态及抽象而来
场地水平空间上水波荡漾,垂直空间上绵延起伏


《慢行交通工具停放空间设计——济南市千佛山片区》
作者:柏晓婕   指导老师:吴兆奇
设计为解决社会问题而生,就社会线程问题进行解决,设计上主要融入城市元素,让停放空间变得不再一成不变,让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大角山冰海湿地公园》
作者:潘洁明    指导教师:黄尚游
灵感来源:
浪花——自由;活力;勇往直前
海螺——保护;旋转;富有追求
宋 陆游 《雨中独坐》诗“马目山头雨脚昏,龙津桥下浪花翻”
增强游玩
为打造海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文化相互结合并融为一体的设计,为广州南沙特色的滨海生态湿地区域贡献一份力量。
恢复生态
增进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与现代5G虚拟视觉的画面感联系——传统+科技=创新的功能关系:促使需要释放压力的人们抛开现有的压力,多聆听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力量,增进人的感受与自然沟通的联系。
互动装置
原有公园现已破旧不堪,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独特情怀,重建一个与时俱进的滨海湿地公园设计,并希望普及当地生态、海洋、人文、当地特色、植物等文化理解。
亲近海洋
滨海景观设计的营造除结合保护当地生态的同时,解决人的体感问题,增强人与景观的互动性和感受性及当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运用,突出红树林的景观视线,并有效进行雨水、防洪的处理。


《“跃潮”——珠海市活力公园景观概念方案设计》
作者:钟永康    指导教师:黄尚游
“城市的活力源 ” ——跃动的生活,流动的活力
在这个现代生活方式速度加快以及时间被碎片化的时代,并且全民运动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人们需要一个与山水联系交流且满足运动锻炼的载体。
“城中看绿,自然有形 :跃动潮流,回响无尽”
项目主题以“跃潮”为名,是加以引入“能量流”的景观概念,结合自然生态元素,将活力公园与整个地区的活力来源进行比较。促进了建设美丽城市,也促进了整个地区的发展,从而成为充满活力和健康的城市公园。


《“童真”——珠海市海滨公园景观设计》
作者:黄筱薇    指导教师:杨碧香
    设计灵感都来源于海洋里。如贝壳、海星、海螺等海洋生物。海浪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它可以作为设计形态中的元素,运用在铺装上面非常有流动感。此项目设计有一个亮点就是展览馆,它的名称为“玉螺宫”。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海水里的粒子,粒子运动的行动轨迹是微观表现,宏观表现就是玉螺的形象。因此称为“玉螺宫”。



《隐于市 憩于村——石牌桥城中村社区景观设计》
作者:陈莹燕   指导老师:吴恩泽

 
    公共区域绿化设计通过绿植加容器组合成艺术装置,以增加居民互动 空间和提高绿化共享程度;屋顶绿化设计分为两种模式(菜园型和观赏 型);垂直绿化设计则选择在合适的建筑外墙打造植物墙。
    屋顶和外墙的绿化方案起示范带动作用,使得周边的村民能真切地看 到成效,从而自发的学习和营造,甚至复制至自家的屋子,“以一传十, 以十传百”,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钢铁森林中的灌木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