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 | 【文明乡村建设】探寻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扎染


2019-09-02 14:51:36   撰稿/雷阳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中旬走进大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学习,拍摄记录,撰写调研报告等多项工作任务。


 
        实践团队从大理古城出发,每一站的走访,我们都对扎染有着不同的了解与认知。走访过程中,我们对白族当地居民、非遗传承人、旅游游客们发放《云南省白族扎染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详细了解大理白族非遗项目扎染的文化魅力。


 
        7月13日,伴着淅淅细雨,行走在群山环绕的大理古城,我们走进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蒋公祠,团队成员参观学习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了解到大理非物质遗产项目的历史与发展。


 
        7月14日,团队走进扎染工作室,并有幸采访到小白老师,小白原名张翰敏,1984年出生于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白族,外号小白。穿过周城果蔬鲜亮的菜市场,走过一条数百米长的窄窄巷道,右转,就是蓝续扎染坊。走进扎染工作坊,了解古法扎染文化,期间成员们从煮染料、扎花等工序中,亲身体验着扎染的魅力所在。
        7月15日团队前往大理市周城村拜访青白扎染坊第十三代传承人陈意辉老师。沿着古朴的乡间小道,闻着淡淡的板蓝根香,陈意辉老师热情的出门迎接,请我们品尝新鲜采摘的板蓝根茶。伴着茶香,陈意辉老师向我们讲述扎染的历史渊源等文化。随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制作扎染的过程,在陈意辉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了解到制作扎染工艺品需要严格按照16道工序制作,每一道工序的认真对待,才能制作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7月16日团队走进此次行程的第三站——璞真扎染博物馆。了解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去逛逛记录了它所有过往的博物馆。璞真扎染博物馆创于两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经段氏家族代代相传,至今已是由第十八代传承人段树坤继承。在与段树坤老师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扎花的过程,往往同时启用一、二十颗针。染色的过程,也常常应用了几种颜色的结合。作品《奔牛》,在国家博物馆参展一星期后,便被国家美术馆收藏。



 
        7月17日走进此次行程的第四站——大理洱海。夏至未至,美景先至。站在上关北三江湿地入口远眺,景色尚未尽收眼底,心情已豁然开朗。山的青,水的绿,天的蓝,在这里汇聚成一片碧波荡漾的海;我们感受到大理人民将扎染文化传播出去的初衷,将扎染布料与我们眼前美景相结合,抬头望蓝天,低头凝碧水。布料像浸入海水,印上了美景般,让人忍不住想了解更多有关扎染的文化。



 
        本次实践活动共收回有效问卷508份,整理座谈、访谈稿10余篇,并撰写调查报告3篇,系统分析了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文化于文明乡村建设的发展,制作视频及文字报道为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做文化宣传。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和非遗传承人的支持。


 
回首这次的暑期调研,我们从大理古城走到白族扎染之乡周城,从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馆,走到蓝续扎染坊、青白扎染坊、璞真扎染博物馆,从采访小白老师、陈意辉老师、到段树坤老师,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白族文化的魅力,更领略到传承白族文化的精神。




 
        实践队员们说:“白族扎染是中国古老的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无比辉日常普遍,虽经历了被冷落、淡忘,但它仍然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力。传统的扎染工艺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并以其特有的魅力进入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适应人们对个性化品位的追求。此次“三下乡”活动我们不仅亲身体验到扎染文化的魅力所在,更激发了队员们为文明乡村建设出一份力的激情,不负初心,砥砺前行。(编辑/杜娟 审核/吴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